文章目录
[+]
一、纳少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吃得少,吃不下,食欲减退。中医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,吃进去的食物储存在胃部,初步消化后传入小肠再在脾气的作用下,将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吸收后上升传入心肺,如果脾气虚弱了,胃的消化功能减弱,就会出现食物难以消化滞留在胃部,引起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。
二、腹胀
胃肠道容易胀气,吃了食物就胀,少吃也胀。中医认为脾主升清,清气不升浊气不降,则会停滞在胃肠部引起腹胀满闷。
三、便溏
大便不成形,粘马桶,夹杂食物残渣。脾气虚弱,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脾胃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湿,消化功能减退,营养吸收障碍,故而出现便溏,大便黏腻等症状。
四、容易疲劳
少气懒言,精神欠佳,神疲乏力。脾主升清,脾气上升濡养头目、精神、官窍,如果脾气虚弱了就会导致精微物质无法运送到指定位置,导致能量供应不足,就会出现精神欠佳,容易疲劳的现象。
五、舌有齿痕
舌边缘有齿痕的形状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循经上犯瘀阻于舌质脉络而舌体胖大,又受限于牙齿的挤压而形成波浪形牙齿挤压的痕迹。
六、睡觉流口水
中医认为脾在液为涎,涎就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,如果脾气虚弱则会导致涎液异常增多,在睡着后肌肉放松的状态下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。
以上提到关于脾虚的几大表现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些问题,单纯的脾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来调理,应当吃一些易消化、清淡的食物,如鱼肉、小米、薏米、山药等。脾虚严重者并伴有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。
发表评论